关于手工皂的若干问与答Q A
以下是经常有学员或者买家咨询的问题,整理一下分享给大家看看。 Q1:手工皂的好处? A:手工皂使用较天然的材料制作,并且含有天然形成的甘油成分,可以令肌肤不那么干燥,且对肌肤较温和,这些都是大家都知道的好处。而我个人认为手工皂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随自己心意调配自己想要的配方,包含香味都是,也就是可以做专属自己的皂。 Q2:一定要用氢氧化钠吗?没有更天然的东西? A:让我们先了解,氢氧化钠这东西其实是常用的化学品之一。其应用广泛,为很多工业过程的必需品:常用于制造木浆纸张、纺织品、肥皂及其他清洁剂等,另也用于家居碱性通渠用品。也曾经听说过其用于食品加工,没那么可怕。以前的人做皂用海藻灰、石灰等材料,但那毕竟纯度没有氢氧化钠那么高,杂质也比较多,在制皂过程的变数就更高了,美国有仍旧坚持真正古法制皂的人,但是确实产品质量不够那么稳定,产量也会受影响,所以没必要一定那么做。 Q3:要怎么计算碱量? A:其实有很多手工皂相关书籍或网络知识可以参考,不过在此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每种油的皂化价才有办法计算。例如:我们今天想做500克的家事皂,使用油品是椰子油,那第一件事就是必须先查椰子油的皂化价,这样才能做出一块纯椰子油肥皂。以上面的例子来说,计算方式就是:500克椰子油*0.19(椰子油皂化价)=95克氢氧化钠。 Q4:皂化价是什么? A:简单来说就是从油品可以变成肥皂的氢氧化钠的数值,是科学家们实验或者计算得出的现成的数据。举例来说:1g的椰子油要让它变成肥皂需要0.19g的氢氧化钠,1g的橄榄油要让它变成肥皂需要0.134g的氢氧化钠,以此类推。这些皂化价网络、书上都可以找得到,甚至也有相关APP可以下载,所以不需要背下来。 Q5:INS值是什么? A:油脂的INS值是以“皂化值—碘价”所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碘价越低的油脂,如:椰子油、可可脂等,INS值越高。而油脂INS值影响成品的软硬度,所以配方中若都是INS值低的油品,做出来的皂硬度较低。 Q6:为什么一样的配方,我打的肥皂跟其他人的浓稠度或颜色就是不太一样? A:因为即使配方和材料完全相同,也会有每个人的技术手法、所处的环境等因素不同,要完全控制所有人都要相同的标准那是工业化机器生产才能做到的,真不是手做品可以去规范的,老师教学只能在一个大方向下确认所有同学的制作都是规范合理的,但是每个人真正操作时的变量不是老师可以掌控的。简单说,就算老师自己做一个所有可控制条件都一样的配方,如:配方、水量、温度、场所等,但也极有可能因当时制作的气候或现场状况稍有不同而有差异。手工皂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变数的东西,我个人是觉得不用太执着,除非是整锅皂都失败了,一直保持放松的心情享受手做的乐趣就好了。 Q7:要放在哪里晾肥皂? A:基本上只要放在干燥阴凉通风避光处就可以了。 Q8:有人说晾皂要30天,有人说45到60天,究竟要晾多久才算好? A:所谓晾皂是要让这块手工皂的碱性降低,质量稳定,30天是一个低标的时间,毕竟一块皂做好脱膜切皂当时皂化还未真正完成,若直接使用对皮肤可能会有伤害,所以30天是一个最起码的时间基准,要根据不同的配方和环境来确定自己的晾皂时间。 Q9:肥皂要切多大? A:这问题很有意思,手工皂制作,除有造型的外,一般都是一长条或一大块,其实要切多大,完全就取决于自己或者客户的需求。现在通行的标准,可以用重量考虑,比如一般都会切100g-120g重量的肥皂。 Q10:做失败了怎么办? A:首先,在制作时我建议要有做笔记的好习惯。将配方、水量、制作温度等清清楚楚记录下来,甚至也可以写一下制作时间等。若是制作后发现有问题,别急着沮丧或想丢掉,我们可以先依照那一张小小的纪录表找出蛛丝马迹,看是不是哪里计算错误,或是配方软硬度不足所以影响成皂等等,若都没有问题,也可以一样的配方再重做一次,回想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步骤哪里漏了或错了,这样必定可以降低自己的失败率。而失败的皂其实也可以重新制作挽回,真不用浪费掉。做皂过程其实比较复杂和繁琐,有时候不管任何步骤都没问题,配方也完美,油品质量也没问题,但依旧会有失败的困扰,细节决定成败,减少失败率那就得靠自己。 今天先说这么多,下次继续。 摘自公众号:爱做手工皂。大连啄木鸟工作室——专业的手工皂和天然护肤品教学、研发、制作和销售机构,开设各级别课程,有销售和创业等指导,欢迎搜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