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程分类
手工圈材料商店手工市集专题活动

教程>专题>2017艺术北京博览会&深圳设计周 正是看展好时光!
2017艺术北京博览会&深圳设计周 正是看展好时光!
.
1【深圳】深圳设计周 | 中国插画·深圳十年
时间:2017年04月25日 ~ 2017年04月30日 每天 10:00 - 18:00
地点:深圳 南山区 南山博物馆
费用:免费
过去的十年,中国经济文化迅猛前进的十年,创造了世界发展的奇迹。

这十年里,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全球第六个“设计之都”,也是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获得这一荣誉称号的城市。

这十年中,作为中国第一个以插画艺术为媒介的专业协会,从2006年协会筹备开始,插画艺术以其独有的魅力将我们集结一起。2007年第一届“全国插画艺术展”开始,我们的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专业维度的探讨也持续热涨。
纵观10年5届插画双年展,我们欣喜的看到:包括港澳台在内的2334名参赛作者,涵盖了全国26个省份、4个直辖市;历届参赛作品达到近20000余件套,入围作品2115件套; 这十年,对于插画艺术来说是机遇的十年,对于插画艺术家及爱好者来说是幸福的十年,对深圳“设计之都”的内涵来说是丰富的十年。
作为本届深圳设计周的重点活动,由设计周组委会主办,深圳市插画协会承办的“中国插画,深圳十年”昨日在南山博物馆举行。本次展出的是从2007 年至2016年10年的获奖作品中精选出的100 件作品。包括港澳台在内的2334 名参赛作者,涵盖了全国26个省份、4个直辖市;历届参赛作品达到20000余件套,入围作品2115件套;邀请来自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内地的插画设计大师、专家评委35人次;展览期间将举办国际大师个展及演讲10余场,促成大师作品的收藏超过400件。

另外,由设计周组委会主办,深圳市插画协会承办的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协办的“青叶益辉海报设计展”本次也同期在南山博物馆举行,展出他关于和平、环保、社会公共主题以及部分商业海报作品计197件以及他生前的珍贵手稿24 张。
2【北京】2017艺术北京博览会
时间:04月30日 周日 11:00-18:00
05月01日 周一 11:00-18:00
05月02日 周二 11:00-18:00

地点:北京 朝阳区 农展馆
费用:100元(人均)

时光荏苒,即将在2017年4月29日至5月2日举办的艺术北京博览会,已经是艺术北京品牌的第十二届博览会。 十二年,作为一个小轮回,艺术北京经过了艺术市场的爆发与调整,金融危机的肆虐与平静,有批评,也有赞誉,一直走到了现在,经过多年探索,逐渐形成了当代艺术、经典艺术、设计艺术、公共艺术四大板块。

基于“立足本土,完整亚洲”的核心理念,2017年艺术北京共甄选出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60家参展机构。在当下艺术市场出现变动之际,基本延续了之前的展览规模和样态,将国内重要的艺术力量都整合进来。艺术北京从甄选画廊,审核作品阶段就考虑到当下艺术需求的变化,并且在展场划分当中,把界限并没有那么清楚的经典北京和艺术北京合二为一,在同一个场馆和平台上展出,并根据艺术品风格做出区块划分,使展览的层次更加丰富,多元。
特别单元——“Find”:
在艺术北京创立之初,国内还鲜有以画廊为参展主体的艺术博览会,组织、筹办一个画廊博览会在中国大陆地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根据成熟艺术市场的发展规律以及中国收藏力量的兴起,艺术一级市场画廊的发展已然是个必然的趋势,艺术北京的创建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推动具有代理机制的画廊,并且很幸运抓住了画廊飞速发展的时间窗口,与新画廊共同成长进步。时至今日,画廊已经成为发掘艺术家,推动艺术家成长的最为重要的中坚力量。越来越多的新画廊在整个北京星罗棋布,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进入画廊,进入最活跃的艺术现场来了解和发现艺术。坚守画廊作为参展主体是艺术北京多年以来的原则,并见证了一个个新兴的画廊在逐步的规范、成长、壮大,成长为具有影响力的艺术机构。旨在支持新画廊的“Find”项目区将在艺术北京2017扩容1.5倍,携手亚洲画廊一同推动新兴的亚洲艺术家和项目,带来绘画、影像、装置、摄影、涂鸦艺术等丰富多元的艺术形式,为博览会注入更多亚洲新元素,让更多的藏家和观众认识和了解到亚洲艺术的新面貌、新发展。
肖鲁 洗钱 行为照片 100×150cm 2015

特别单元——“ASIA plus (多元亚洲)”
艺术北京生于北京,发展于北京,也秉承了这座城市的气质。而北京作为中国当之无愧的文化中心,艺术品生创作和交易中心,集合了最多的艺术家、画廊、拍卖行和其他艺术力量,不仅仅展示中国艺术发展的最新状态,也逐渐成为整个亚洲的文化艺术中心,在国际范围内代表了中国和亚洲艺术的面貌。艺术北京立足本土,承担起展示和传承东方和亚洲艺术核心精神的责任,“ASIA plus (多元亚洲)” 分为国际性亚洲画廊和主题展这两个部分,以呈现多元的亚洲艺术形态。
主题展“平行的亚洲世界”邀请6位中日艺术家,包括2017年将参展威尼斯双年展的菅木志雄、邬建安、岩崎贵宏,以及曾经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的季大纯、刘小东、小谷元彦,携手亚洲范围内6家专业资深画廊联合呈现亚洲当代艺术最近几年发展的面貌及趋势,彰显东亚文化共同体在艺术层面内在的区别与联系。
专题展“校尉胡同5号第三回展”为了弘扬和传承真正的艺术精神,艺术北京延续校尉胡同5号的专题展览,今年与鸿坤美术馆共同呈现《校尉胡同5号第三回展》,从这个展览中可以看到一代代美院人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面对不同的问题,对艺术核心精神的坚守和传承。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具备学院派气质的展览,来展示美术学院对艺术专业化的评判和要求,从而为收藏家和观众提供一个评判艺术品的标准,为艺术收藏提供参考。

设计北京
第三届设计北京博览会将于2017年4月29日至5月2日举办。本届设计北京博览会以全新形象再次出发,在原有1号馆的基础上新增3号馆,规模扩大一倍,并策划特别项目,聚集港、台、日等亚洲地区和欧美多家设计机构与设计大师,以全球视野推动亚洲设计,呈现无与伦比的设计盛宴。
设计北京七项特别项目企划:Ⅰ、世界设计大师与艺术大家跨界合作产品的初次亮相。2017年邀请被称为“鬼才”的Ab.Rogers 与韩国艺术家 Byeong Sam Jeon(全丙森),策划推出与本届设计北京博览会主题“设计呼吸”相呼应的合作作品。

Ⅱ、设计北京秉承将亚洲市场中心中国的首都——北京发展为亚洲设计枢纽的举办理念,展现全新的亚洲策划。2017年,设计北京与《设计时代》杂志共同策划的“香港回归20周年”展览,邀请十名大陆设计师与十名香港设计师诠释这急速发展的20年来两地设计界对生活方式变迁的理解。此外,设计北京十分看重并肯定台湾室内装饰协会在两岸设计交流平台的代表性地位,特邀台湾室协加入2017设计北京,打造代表台湾的主题馆。Ⅲ、设计与艺术的融汇贯通是“设计北京“与母品牌“艺术北京“的共同愿望。今年的设计北京将与艺术北京一道,打造共通的交流平台,在两展的现场与公共艺术区域,通过为观众呈现两条特别的艺术设计地图——艺术家史金淞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实用性功能、珠宝设计师邱启敬的艺术化设计品,带给观众特殊观展经验的同时,也会将大家带入“Design in Art,Art in Design“的主策划中。Ⅳ、邀请中国十家商业、地产、酒店业的行业精英,与美术馆馆长、学者、广告人、设计师、艺术家共同就“商业发展中的艺术与设计介入”进行探讨。Ⅴ、与国际知名论坛TEDxBeijing合作,一道邀请了12位知名业内人士在我们的平台上进行演讲。Ⅵ、通过设计北京平台,观众可以在现场体验国际知名品牌与设计师共同合作策划的特别展。Ⅶ、与北京国际花植设计节合作,碰撞出花艺与设计的火花,掀起中国花艺圈的一股浪潮,让艺术设计感成为花艺作品的新标杆。
艺术介入·城市升级:在当下的中国,城市的外貌虽日新月异,但对于城市只适合远观不可近看、“千篇一律”以及细节不足等的指责却不绝于耳。城市的治理者往往着重于对城市实体的更新,而在实际行动上却忽略了引导和遵从城市内在精神气质的公共艺术及设施的更新。因此,继极速的城市化进程之后,城市的进一步完善升级成为当务之急,如何纳优补缺,提升城市品质,同样面临着如何解决“物理”和“精神”两个层面的问题。

艺术价值的拓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的时代,艺术品不再仅仅是一张画,一件雕塑,同时也是流通在虚拟世界的图像,图像的流通又对艺术品本身产生影响,获取更多的关注与赞赏。艺术北京作为一个艺术品交易平台,同时也汇集了最多门类和丰富的艺术内容,如何深耕内容,使得优秀艺术品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并且嫁接更多的资源,这是艺术面对新的传播形式的变化所更加重视的。艺术北京2017将与阿里巴巴中国进行深度合作,开辟一条版权交易的线上通道,利用大平台的流量优势,深挖艺术品作为图像的版权价值,通过利用衍生品开发、图像授权等边缘效应,开拓画廊的经营思路,这也是艺术品能够进入大众生活的必由之路。
2017艺术北京·特别公益项目
2017艺术北京博览会继续与杨澜女士创立的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合作,共同支持和推动艺术教育在儿童青少年阶段特别是在缺乏教育资源的群体中的启蒙与开展。
3【广州】展览 | 无名之璞——民间木雕与生活
时间:2017年04月28日-2017年05月27日
地点:广州 越秀区 广东美术馆展厅
费用:免费
无名之璞——民间木雕与生活

展期:2017年4月28日—5月27日
展厅:广东美术馆8、9号厅

明清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在建筑、家具以及祭坛佛龛和神佛偶像的制作上,木雕的使用达到了全面的繁荣鼎盛,从功能性走向装饰构性,最后发展为重要的审美元素和艺术方式。在中国木雕的发展历史上,这段时期的木雕制作是中国木雕的全方位拓展、运用和表现的全盛时期,而从民间艺术的角度看,民间木雕更是成为了民间艺术的集大成者,它立足现实生活,深挖历史渊源,放眼理想愿景,综合吸取了绘画、雕刻、戏曲、文学和其他艺术门类的养分,博取众长,熔于一炉,在建筑、家具和神龛及木造像上大放异彩,充分演绎出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偏好、生活热情和审美趣味。

民间木雕创造性地融合了绘画和浮雕、圆雕的二维与三维之美,集功能性、装饰性、艺术性和人文性于一身,在趣味性、生活化和生动性上尤其充满表现力,令人印象深刻;它别具风味,雅俗共赏,具有恒久独特的魅力,不同于其它任何类型的艺术,堪称“天地间另是一种笔墨”,深深吸引着我们去品味和解读。

本次展览由“超越实用——从装饰构件到文化图腾” “环肥燕瘦——民间木雕的工艺与地方特色” “永远的祝福和永不落幕的戏文——民间木雕中的生活和人文” “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民间木雕的美学范畴”四个单元组成,多角度地展现了民间木雕的美学特质与内涵,为当今的设计与艺术思维和中国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4【北京】层像——大卫·歌诗坦个展
时间:2017年04月22日-2017年05月16日显示时间详情
地点:北京 朝阳区 百子湾路32号苹果社区4号楼今日美术馆3号馆1、2层
费用:20元
“从新加坡、首尔到旧金山、纽约,谁不知道大卫·歌诗坦的剪切式雕塑……”
1987年,大卫·歌诗坦在以色列博物馆举办其首次大型剪切式作品个展。
“多层组合“ 与 ”剪切”,是上世纪70年代艺术大环境下,歌诗坦为其所坚信的绘画所探寻的一条出路。
在歌诗坦的剪切式作品中,绘画始终是重要元素。并且,在多层剪切这个特殊载体中,歌诗坦不停探索着新的绘画语言。
无论是多版作品、广受欢迎的设计品,还是遍及全球的公共艺术,大卫·歌诗坦的理想是做大众看得懂的作品,并使尽可能多的人有机会看到,且有能力购买 -- 他的艺术像撒在空中的种子一样广泛传播。
大卫·歌诗坦的艺术创作有意识地,从审美与社会角度,维持着一种高层次艺术存在于低层流行文化中的张力。更准确地说,他努力挑战高层艺术与大众欣赏两个层次接轨的高度。

《LAYERS层像》是大卫 · 歌诗坦在中国首次大型美术馆个展,包括他近十年来的墙面雕塑、铜雕塑、室外雕塑,以及不同阶段的绘画作品。
拍戏的缘故,我有机会见到许多奇妙的风景,把它们凝固在一瞬间留下来,是很棒的事情。曾经在海边的石头上看见一只小虫趴在那,我在很近的距离拍它,它面对浩浩荡荡的海面,好像胸有成竹要做出重大决定,或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环境和物体之间总能产生很大的戏剧感,我喜欢捕捉这种感觉。
——黄渤
编译:包子君
本栏目长期征稿,文章、线索、图片均可发送至邮箱liyue@shougongke.com,具体投稿要求请在公众号微信下方对话框输入“投稿”获得。
分享到:
其他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