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程分类
手工圈材料商店手工市集专题活动

教程>专题>鲜资讯>鲜资讯 | 杂货铺:100位当代手作职人作品联展
鲜资讯 | 杂货铺:100位当代手作职人作品联展
和我一起开个杂货铺吧,策展人成琳博士说。
|
展览活动
|
和我一起开个杂货铺吧,策展人成琳博士说。这次转转会所举办之2016手作之美展览,以〝日用生活的传承:100位当代手作职人作品联展〞为题,徵集了100位手作职人的作品。

这个展览较为特别的是展示方式,这次将以〝杂货铺〞的形式,陈设出一种日用生活的意境。
所谓的杂货(zakka),最早缘起于日本,指的是日常中各种生活用品──小至跌落在地轻而无声的回纹针,大至客厅沙发,只要是可以带给人们幸福的使用感的日常用品,全是杂货。

日本杂货选品教父小林和人说:〝物品刚生产出来时,是最新颖的,并随时光荏苒而逐渐成为旧东西。但很多的物品却能历经时代洗礼、常保永恒如新、且吸引人的经典美感,因为有些商品本身就是属于久看也不腻的〝经年美〞设计。〞

杂货铺已经成为全球家居商场的趋势。融合了当代设计与旧物、把艺术与生活用品的混搭的陈设方式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最近在纽约布鲁克林一家布置成家居生活的杂货铺Boerum House and Home,成为最热门的商店之一。

走进店铺,会误以为逛到了某人的家。
店铺的布置陈设用充满了地区特色、时代特徵,有著复杂味道的家居饰品,各种年代的收藏与用品,把理想的生活方式展示出来。
这次的展览不是一个美展,更不是工艺大师的作品展,而是一种与日用生活有关的展览。艺术应该进入生活,手作之美在于为日用生活而设计、而制造。其实就是展现一种混合了艺术与生活痕迹的杂货美学。
信息来源于:转转会(id:zhuanzhuanhui)
|
新闻热点
|
老制镜厂早已关闭 “北京牌”手艺重拾 磨镜
马锦茹老师傅与徒弟刘素欣探讨磨花工艺
师徒二人经常坐在一起探讨各种花样特征
不大的房间内各处摆放着磨好花的玻璃和镜子
刘素欣也开始接受“私人定制”,她觉得“私人定制”就是适应时代的一种方式
法制晚报讯 (记者 李东) 在老辈人的家里,大衣柜上,一定少不了这样一个物件儿:磨花儿镜子。然而,曾经进入千家万户的“北京牌”磨花儿镜如今很难再见到,七一制镜厂也早已关门。不过,磨花匠人还在,老手艺仍在传承。

法制晚报讯 (记者 李东) 在老辈人的家里,大衣柜上,一定少不了这样一个物件儿:磨花儿镜子。然而,曾经进入千家万户的“北京牌”磨花儿镜如今很难再见到,七一制镜厂也早已关门。不过,磨花匠人还在,老手艺仍在传承。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昌平七一制镜厂”是磨花儿镜的产地,产品被打上“北京牌”销往全国各地。

“这一手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练就的。” 70岁的马锦茹是当年七一厂的磨花儿师傅,她仍记得当年的情形:最多的时候,车间磨花儿师傅约三十人,每天有卡车来厂里将镜子一车车拉走。人们要想买一块都可能要“托人”。

“现在看,磨的不是玻璃,是心。”刚开始学,马锦茹拿着小块的玻璃在砂轮上磨“梅花”图案,这叫“打版”,一块又一块,沉下心来磨,不算难。等熟练了,图案模子“刻”在心里了,跳过“打版”,直接磨。

“最"磨心"的是"神",花草图案的"神"要靠布局、细节去表现;动物、人物的"神"要靠眼睛去表现。”马锦茹说,“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整体效果”。
老手艺传承 不变的是“精神”
七一制镜厂不再,磨花儿师傅难觅,“北京牌”成了他们的美好记忆。任时代变迁,但老师傅们仍不想丢掉手艺。

“成立研究磨花镜场所”的消息让他们欣喜。2010年前后,七一厂的老手艺人又聚到一起。磨花儿镜的研究、制作场所“鹤眸创意镜业”成了老手艺人的聚集地。“鹤眸”发起人刘迎春,邀请原七一厂的老师傅们一起传业授艺。在昌平区朝凤庵村的工作室里,马锦茹带起了徒弟。

工作室内摆着三台自制砂轮机,机器周边摆满了马锦茹徒弟刘素欣的各类作品。她端坐在机器旁,肘部压在垫了毛巾的平台上,拿起一小块玻璃。机器开启,砂轮飞速转动,双手托着玻璃轻触砂轮,发出“嗞嗞嗞”地摩擦声。不到一分钟,一个小葫芦图案便出现在玻璃上。大块玻璃双手托不住,怎么办?刘素欣指着其中一台机器前吊着的木棍说:“靠木棍托着。”

工作室里磨花儿镜作品中,除了常规的梅兰竹菊图案作品,还出现了“抽象”作品。刘素欣也开始接受“私人定制”,“想要什么图案,一般都能做出来,实在做不出来的,也会推荐能做出来的近似图案。”马锦茹欣喜,她“出师”了。

“时代在变,传统手艺要结合80、90后的风格才有发展。”在刘迎春看来,“私人定制”就是适应时代的一种方式。磨花儿镜可能向“精品路线”发展,承载的用途可能向艺术品转变,“传统的梅兰竹菊图案要变,但梅兰竹菊的"神儿"不变,这才是"匠人精神"。”(文/记者 李东 摄/记者 柴程)
我所理解的美好生活是:不做礼貌的禽兽,不做自由的走狗。
by 马頔
编辑:包子君
本栏目长期征稿,文章、线索、图片均可发送到这个邮箱liyue@shougongke.com。稿件被采用奖励50积分,非遗类奖励60积分!
分享到:
其他热门专题